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各位老师,大家好!
我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植物保护学院的曾庆东,在组长金彦刚老师的安排下,今天由我代表第9组“麦舞徽韵”值日。我们小组成员还有曹文昕老师、刘方方老师、卢杰老师、王静老师、张帅垒老师、张坤普老师、翟亮老师、朱军祥老师、谢德庆老师、徐向阳老师、刘宝龙老师、孔长江老师、严康老师、岳维云老师、李前进老师、董昀老师、杨蕾老师和季中武老师。今天我简单介绍课题组在“小麦茎基腐抗病性鉴定”中的一些尝试,敬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,提出宝贵意见。
小麦茎基腐病是由多种病原菌引起的一种土传真菌病害。2011年5月份,李洪连老师组在河南麦玉轮作区的矮抗58上首次分离到我国由镰刀菌引起的茎基腐病原菌(Li et al, 2012)。随后多地报道了由镰刀菌引起的茎基腐病。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报道2022年小麦茎基腐病发生面积 276.28 万公顷,较 2021 年同比增加 34.6%,病害面积上升快(李跃等,2022)。苗期鉴定受众多因素的影响:1.温度镰刀菌在培养基上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8℃,然而在该温度下小麦徒长,长势弱,为了达到一个理想状态,白天高温最好不要超过25℃,晚上最好设置低一些(20℃左右)有个温差。2.湿度接菌后几天保持土壤湿润,有利于侵染和发病。太干会导致苗子倒伏,太湿导致苗子长得弱,因此需要每天查看苗子长势及土壤墒情,及时控水。3.接种体常见接种体包括:孢子悬浮液,菌饼,感染病菌的小麦病粒或小米病粒。孢子悬浮液和菌饼接种平均病情等级最高,但是制备成本高,接种效率低,难以大规模鉴定。用小麦病粒接种,易导致发病不均匀,重复间差异大。相比较而言小米病粒效果最为理想。4.接种时间一般可以分为播前拌土、播时和种子放在一起或者出苗后接种等三种方法。然而播前拌土的方案,如果拌土比例过高导致出苗率太低,太低会导致发病不均匀,效果较差。接种体和种子同时点播的方案,会因为发病过重导致出苗率严重下降,无法获取足够数据,从而导致抗感对照没有差异。待种子出苗后(点播7天左右)接种,能获得足够表型数据,且能区分抗感,效果最佳。
关键词: